幼年喪父、青年入獄、中年創業……
如今,在重慶首富尹明善的人生軌跡上,要再加一句,老年被查了。
10月13日晚間,*ST力帆發布公告稱,因控股股東力帆控股及實際控制人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到立案調查。都說一家人要整整齊齊,可外界想不到,尹明善會與他的妻子和子女,以這樣的方式“捆綁”在一起。
毫無意外,*ST力帆14日迎來一字跌停,報5.72元/股,市值僅存75.15億元。遙想十年前,力帆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后,市值曾一度沖到300多億元,使得尹明善家族賬面資產超110億元,時年72歲的尹明善問鼎重慶首富。
尹明善可能會想到有這么一天。早在今年4月力帆臨時股東大會上,尹明善就提出由長孫女尹安妮出任第四屆監事會股東監事,并助其坐上力帆控股新任副董事長的寶座。出生于1995年的“富三代美女”尹安妮,還為此專程休學一年回國接棒。
重慶首富的滑鐵盧 半年虧26億負債率奇高,訴訟仲裁涉及金額50億
這一切的起因,源于尹明善的一次轉型。
2003年,65歲的尹明善,帶著在摩托行業賺到的無數光環,收購重慶專用汽車制造廠80%股份,更名為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進軍汽車市場。
早期的力帆汽車,曾在當時競爭還不算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珊髞?,在核心技術匱乏,車型短缺、老舊,長期依賴仿造,以及在新能源市場不斷失利的影響下,力帆逐漸掉隊,造車十幾年來推出的多款車型,銷量十分慘淡。
2006年,力帆首款自主設計的“力帆520”上市一年,只賣出1萬多輛,已對尹明善造成巨大打擊。如今,力帆汽車更是陷入低谷,前8個月燃油車累計銷量僅為1183輛,同比下滑94.53%;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樣只有661輛,同比下滑60.54%。
2017年10月底,年邁的尹明善卸任力帆董事長,將接力棒傳給47歲的牟剛。那天,穿著一身中山裝的尹明善直言,“7年前力帆股份上市,有點白發的我,穿的是這件中山裝,現在頭發全白的我,還是當年中山裝。”還是當年的中山裝,可力帆早已變了模樣。
2020年8月,*ST力帆發布公告稱,力帆乘用車等10家全資子公司,已被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可能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等產生影響。此外,公司因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重整失敗而破產風險,到時將被實施破產清算。
同時,力帆存在大量涉訴案件及大額資產被凍結的風險。截至今年9月,力帆涉及訴訟仲裁累計1178件,涉及金額高達50億元,其中已判決(仲裁)為429件,涉及金額29.8億元,尚未開庭案件192件,涉及金額6.5億元。
*ST力帆2020年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為25.95億元,同比增長173.99%,且資產負債率達到驚人的98.87%。不過,由于“白衣騎士”吉利的現身,使*ST力帆股價一度出現回升,由3.41元/股飆升至6.45元/股,漲幅高達90%。
可惜的是,隨著尹明善與妻子陳巧鳳、兒子尹喜地,以及女兒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到立案調查。*ST力帆再度迎來跌停,且封單近17萬手,報5.72元/股,市值僅存75.15億元,頗有回到起點的味道。
這一次,年邁的尹明善還能再站起來嗎?
出身地主家庭 幼年喪父借5角錢發家,出獄后開啟致富神話
1938年,尹明善出生于重慶涪陵的一個小地主家庭。這個特殊的身份,讓幼年喪父的尹明善在12歲時,便與老母親住在廢置的茅屋里。想要活下去的尹明善,靠著借來的5角錢販針線,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有意思的是,尹明善通過販針線還搞起了融資,“當時,我在鄉下賣的針線要到重慶進貨,而一位相識的雞蛋商在鄉下收雞蛋到重慶賣。于是,我把賣針線的錢給他,能多收雞蛋,他賣掉雞蛋后再把錢交給我,我就能多進針線” 。
上世紀50年代,小賺一筆的尹明善在安頓好母親后,決定到重慶求學,并以替考為條件換得免費食宿,考上重慶一家公立中學。在這段時間,尹明善的聰穎再度得到體現,憑借解答出不少中國數學界難題,成為學校傳奇人物。
可好景不長,緊接著,尹明善便迎來人生第二個大低谷。因為言論不當,尹明善被送入獄中,后又到勞改農場改造,直到1979年,改革的春風拂上他的臉。大難過后必有福,剛過不惑之年的尹明善,開始了一段傳奇致富神話。
1985年,在為一家涉外科技咨詢公司100萬后,尹明善下海創辦重慶長江書刊公司。你可能沒聽說過這家企業,但你一定知道風靡一時的《龐中華鋼筆字帖》,這就是尹明善的杰作。此外,尹明善還憑借發行量達上千萬冊的《中學生一角錢叢書》,賺得盆滿缽滿。
贏利
從販香煙到造摩托 研制發動機搏回3100萬,百億資產重慶首富誕生
上世紀90年代前后,尹明善放棄了讓他大賺數十萬的長江書刊,因為在他看來,“這個行業早已一眼見底,注定做不大”。
1991年,尹明善曾憑借租來的執照販賣香煙,但不久后便選擇放棄。在這段時間里,尹明善了解到,這行盡管利潤豐厚,卻存在嚴重的偷稅漏稅行為,還充斥著諸多黑社會“碼頭文化”,讓他感到十分不安。
直到一天,尹明善與一個經營校辦摩托車廠的朋友聊天時獲悉,摩托車發動機非常走俏,他們每月要到河南去采購數百臺,不僅成本都高,還不利于生產經營。這次閑談,讓54歲的尹明善決定殺入摩托車領域。尹明善判斷,“做摩托盡管市場空間不大,但技術空間很大,創新空間更大,利潤空間無限大”。
在嘉陵和建設這倆“摩托之王”的眼皮底下,尹明善玩起了“燈下黑”。1992年,尹明善不顧諸多親友的反對聲音,用湊到的20萬元資金帶著9名員工,創辦重慶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并立下狂言,“我一定要創造出全中國都沒有的發動機。”
憑借這股不服輸的勁頭,尹明善帶領著力帆,最終開發出四沖程100型發動機,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第一里程碑,浙江錢江集團主動上門要求一年包銷8萬臺。隨后,力帆又相繼開發出90、100型電啟發動機,令無數人刮目相看,并為尹明善搏回3100萬元。
此外,力帆開始向摩托車生產邁進,到2001年實現出口創匯2億美元,2005年,這一數字變為2.6億美元,用占總銷量35%的出口量拿下75%利潤,遠銷東南亞、非洲等40多個國家,將嘉陵和建設遠遠甩在身后,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摩托車老大。
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代替摩托逐步成為主流代步工具。于是,65歲的尹明善選擇帶著“成功民營企業家”等無數光環,再度轉型汽車行業。就在2010年,力帆股份登陸A股,成為中國首家整體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企業,市值一度沖到300多億元,使得尹明善家族賬面資產超110億元,讓72歲的尹明善成為重慶首富。
而這,或許會是尹明善最后的輝煌。
相關推薦
“善”終?重慶前首富尹明善被證監會調查
0月13日晚間,*ST力帆(601777,下稱"力帆股份")發布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實際控制人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兩個多月前的8月6日,力帆股份公告稱,因其控股股東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力帆控股")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公司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司法重整。
10月9日,力帆股份再次發布公告,稱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和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將作為意向重整投資人,參與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天眼查APP顯示,前者由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全資控股,后者則是吉利科技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資不抵債——司法重整——找到投資人——被立案調查,僅僅兩個多月時間,82歲的重慶前"首富"尹明善,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考驗。而輪轉的命運,似乎并沒有給這位耄耋老人一個"善終"的機會。
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一位已離職的力帆控股前任高管唏噓不已,"在重慶官方的努力下,吉利出手,力帆看來是有救了,但尹老爺子……"
最近半月,力帆股份股價3次異動
在吉利可能入主力帆股份的當口,尹明善恰恰此時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對于力帆股份來說,是命運多舛。而對于尹明善來說,則飽含英雄遲暮的無奈。
從8月6日力帆股份宣布破產重組至今,該公司已經發布了3次"關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分別在8月29日、9月3日和9月8日。
一位不愿具名的重慶某證券公司高級經理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說,"今年以來,力帆股份多次受破產重組消息影響,股價異動。當時業內就有人說,會不會是故意放話,說企業將被行業領跑者收購,再買入股票拉升股價,誘導散戶入局,隨后即可高位撤出。"
尹明善是否有此行為,尚需等待證監會的調查結果。無論如何,眼看力帆股份即將轉手,這位重慶人口中的"老爺子",沒能逃過命運的安排。
時間回到2017年10月31日,時年79歲的尹明善正式卸任董事長,將手中的接力棒傳給了47歲的牟剛。
那天,滿頭白發的尹明善一身中山裝,精神矍鑠,"7年前力帆上市時,我有一點白頭發,穿的是這件中山裝,現在頭發全白了,還是當年的中山裝。"
重慶以碼頭文化聞名,而尹明善這句話,特別有重慶江湖的味道。
上世紀80年代,重慶一大批摩托車制造企業崛起,重慶人稱其為"摩幫","摩幫"的"帶頭大哥"正是尹明善。
"摩幫"代表了重慶制造業曾經的輝煌,尹明善則是重慶企業界的傳奇。他54歲創立力帆股份,一度進入全國私營企業前8強,64歲被選為重慶市工商業聯合會會長,65歲當選政協重慶市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席,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首位進入省級政協領導班子的民營企業家。2006年,力帆首款汽車產品下線,時年68歲的尹明善宣布向汽車行業轉型。如今的他雖在一年前退居二線,但依然是力帆股份實際控制人,決定著企業的未來方向。
可惜的是,在汽車行業,尹明善和力帆股份沒能重溫"摩幫"的榮光。
2005年至今,力帆股份在轎車和SUV市場均有涉足,但一直扮演著市場跟隨者的角色,技術和銷量平平,缺乏明星產品,直到2016年12月,才通過邁威實現單車月銷過萬輛。但就算這一年,力帆乘用車銷量也僅為104423輛,全國排名第36位。
同時力帆股份在新能源轉型方面也早有布局,但卻受到了新能源騙補事件的極大影響。
2016年10月,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下稱"力帆乘用車")收到財政部下發的處理決定,公司不符合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條件車輛共計2395輛,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達1.14億元,對上述新能源汽車中央財政不予補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車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力帆股份汽車品牌由此受到嚴重沖擊。
扣非凈利潤連續4年為負,賣廠也難以支撐
"騙補"惡果導致力帆股份的資金每況愈下。在宣布司法重整之前,力帆股份已經多次被曝拖欠債務。
2018年5月,大批供貨商圍堵在力帆乘用車門前,要求結清貨款。
2019年初,不少匯票持有人發現,由重慶力帆財務有限公司(力帆控股和力帆股份共同的子公司)承兌的銀行匯票無法按期兌現,重慶力帆財務有限公司也因此被告上法庭。
2019年10月,平安銀行一封內部郵件被網絡曝光,要求對包括力帆乘用車在內的4家車企上下游產業鏈情況展開內部風險排查。理由是據壞賬太高,可能面臨破產清算。
從2017年起,力帆股份的主營業務——乘用車產銷陷入困局,產銷量逐年下滑,至2020年,力帆股份上半年累計銷售傳統乘用車978輛,同比下降95.29%;銷售新能源汽車549輛,同比下降56.32%。同時,其唯一"拿得出手"的出口業務,也因受全球疫情影響,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力帆股份2020年半年報顯示,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95億元,同比下降173.9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7.84億元。在此之前,其扣非凈利潤已連續4年為負,存在較大風險。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坦承,其汽車板塊生產經營目前處于非正常狀態,同時公司存在大量涉訴案件及大額資產被凍結的風險。截至2020年9月,力帆股份涉及訴訟仲裁累計1178件,涉及金額高達50億元,其中已判決(仲裁)為429件,涉及金額29.8億元,力帆股份需承擔對應金額損失;尚未開庭案件192件,涉及金額6.5億元。
實際上,最近兩年,為應對流動資金不足的難題,力帆股份多次被迫變賣資產,籌措資金。
2017年1月,力帆控股將重慶力帆足球俱樂部90%的股權出售給了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節省開支。
2018年12月,力帆股份作價6.5億元將旗下全資子公司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出售給重慶新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后者實際控制方為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車和家也由此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資質。
2019年1月,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已將15萬輛乘用車項目的生產基地轉讓給重慶兩江新區土地儲備整治中心,合計獲得33.15億元資金。
可惜的是,在出售了優質固定資產后,力帆股份并沒有找到"造血"的辦法,產銷困境難以突破,對于尹明善來說,司法重整成了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