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9日(周五),美國農業部發布報告預測,美國大豆庫存將下降至五年低點。當天,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期貨價格飆升至2018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9月世界糧食價格連續第四個月上漲。
美國農業部在10月供需報告中,將其對國內大豆庫存的預測下調了37%,至2.9億蒲式耳。這大幅低于分析師預計的3.69億蒲式耳,也明顯低于美農業部9月預測的4.6億蒲式耳。
"大豆庫存達到2.9億蒲式耳,意味著需求(對庫存的)消耗量很大。"芝加哥Price Futures Group副總裁Jack Scoville表示,“既然我們已經向中國出售了創紀錄的數量,美國農業部肯定認為,這種情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此外,美國農業部將國內玉米產量預期下調1.2%,至147.22億蒲式耳;大豆產量下調1%,至42.68億蒲式耳。
周五,除大豆創兩年半新高外,美國玉米期貨也漲至一年高點,小麥期貨在本周四觸及5年高點。
氣候影響
隨著美國大豆供應吃緊,交易商越來越多地將注意力轉向其競爭對手巴西。目前,巴西的干旱正威脅其大豆種植。
除此之外,貿易商同樣關注影響黑海地區小麥種植的干旱情況。據咨詢公司Sovecon稱,干燥的天氣可能導致俄羅斯冬小麥播種面積減少10%-15%。
"現在的焦點轉向南美和俄羅斯的天氣上,看看那里的農作物是否能幫助緩解全球部分糧食壓力,"美國商品經紀商U.S. Commodities總裁Don Roose表示。
全世界的糧食都在漲價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對南半球小麥生產前景表達了擔憂。該組織10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谷物和植物油強勁上漲的帶動下,9月世界糧食價格連續第四個月上漲。
糧農組織衡量一籃子谷物、油料種子、乳制品和肉類變化的食品價格指數9月攀升至97.9,而8月數據為95.9;谷物價格指數9月環比上漲5.1%,同比大漲13.6%。
新冠疫情流行導致的食品成本上升已經對貧困家庭造成影響,其中許多家庭正陷入貧困和饑餓之中。
聯合國糧食計劃署主管David Beasley警告,為了避免全球饑荒,六個月內需要50億美元的緊急資金。